政策法规
以国企基础 民企优势
来源:  编辑时间:2011/12/2 9:39:55  点击数:

 “以前两人轮换使用一台机器,机器总容易出现故障,一个车间三个修理工、两个电工还忙不过来。改制以后,一个车间一个修理工和一个电工就绰绰有余。”

  “四通的成功是改制的成功,是国有企业的传统优势与民营企业的灵活机制相结合的结果。”浙江四通轴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詹端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总结企业成功的心得。

  7年前,浙江四通轴承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通轴承)还是浙江常山县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负债率达到90%且濒临破产的国有小企业。在经过1998年的产权制度改革后,经过短短的几年发展,企业资产已达到3亿元,一跃成为当地的龙头老大。与此同时,四通轴承的成功还带动了整个常山县轴承行业的发展。常山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轴承产地之一,并被誉为“轴承之乡”,四通可谓是功不可没。

  产权改革企业焕发生机

  1996年,四通轴承光欠银行的债务就达9000多万元,企业负债率达到90%,完全处于破产边缘。

  “企业之所以濒临破产,关键还是企业产权不清晰,管理者责任心不强,职工的积极性不高造成的。”浙江四通轴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詹端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企业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据介绍,在改制前,公司有职工1300多人,由于生产吃不饱,基本上处于两个人干着一个人的活的状态。另外,像其他许多国有企业一样,四通轴承也是机关部门多、人员多,出现人浮于事的局面。

  “改制后,机关部门少了,人员少了,工作效率反而提高了。”詹端平高兴地说,一线职工由于实行效益工资,职工们的收入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积极性自然提高。

  另外,随着公司的产权制度改革,由24位公司中高层控股后,管理细微处也可见一斑。詹端平告诉记者,以前两人轮换使用一台机器,机器总容易出现故障,一个车间三个修理工、两个电工还忙不过来。改制以后,一个车间一个修理工和一个电工就绰绰有余。

  “改制后最明显的成绩就是三年我们还清了所有银行欠款。”詹端平兴奋地对记者说。

  传承国企独特的育人方式

  “国有企业留给我们的最大财富就是人才。”詹端平说,除了许多优秀的管理人员外,随着现代技术和高端设备的广泛应用,轴承行业最重要的就是设备修理和保养工人。但是,修理技术和能力往往是在学校和书本上是学不到的,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才能获得,而国有企业采取师傅带徒弟,这种帮、传、带的方式给企业培养了一大批修理技术骨干和熟练工人。

  “国有企业职工的素质整体都比较高”,在谈到企业员工的素质问题时詹端平这样对记者说,国有企业特别注重对企业职工的教育和培养,他们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民营企业里的员工无法比的。

  “民营企业在这方面有着先天不足。”詹端平认为,四通轴承能有这么快的发展与原来留下了一批优秀企业职工是分不开的。

  据悉,目前四通轴承依然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技术队伍,另外鼓励企业职工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职工在获得各种证书之后,费用全部由公司给予报销。而在福利方面,除了享受原来国有企业的各种医疗、养老等保险外,还对一些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给予福利分房待遇。

  用产权优势建立激励机制

  “民营企业最大的优势就是产权清晰,机制灵活,企业的自主能力强。”詹端平非常自信地说,只要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事,立即就可以拍板决定。这在国有企业是无法办到的。

  据悉,在改制之初,四通轴承的技术人员经常被人以高薪挖走,人才流失严重。针对这一情况,公司董事会果断的决定给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进行配股分红。这在当时还是极少企业采取的股权激励机制。

  “这在国有企业是无法办到的。”詹端平笑着说,以前在国有企业时,由于市场原因要对产品降价都要层层上报,等到批复下来,市场也已经没有了。

  据了解,目前四通轴承的中层以上管理层和技术骨干80%都持有分红股。而且由于可以持股分红和福利分房,一些原来被别的企业挖走的职工又重回到了四通轴承。